河北省首例!骨腫瘤女童植入3D打印假體,保肢成功!
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為一名骨腫瘤女童,成功實施了肢體惡性腫瘤切除3D打印假體保關節重建術。據悉,這是河北省首例3D打印假體植入手術。目前,女童恢復良好,生命體征平穩。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正在為骨腫瘤女童實施3D打印假體植入手術。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供圖
今年10歲的小曼因小腿脛骨下段患惡性腫瘤,躺在病床上飽受折磨。在輾轉多家醫院后,家人帶她來到河北醫大三院就醫,活檢確診為尤文氏肉瘤。“尤文氏肉瘤是一種好發于兒童的高度惡性原發性腫瘤,一般治療原則為手術結合放療、化療綜合治療,其中手術切除腫瘤是治療的關鍵環節。”河北醫大三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小腿下段肌肉少、軟組織薄,俗稱“皮包骨”,加之踝關節假體不成熟,目前醫院普遍選擇截肢。
然而,小曼和其父母表達了強烈的保肢意愿。河北醫大三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醫療團隊考慮到截肢對小曼及其家庭帶來的巨大影響,最終決定選擇保肢方案。“按照既往保肢手術,會對脛骨下端骨骺和腫瘤一并切除,但這樣患兒不僅會喪失踝關節,還會隨著發育出現雙下肢不等長等諸多問題。”該負責人說,小曼的惡性腫瘤位于脛骨下段,遠端邊界距離生長板僅非常近(僅1.8厘米),這給保肢、保關節帶來巨大挑戰。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針對患兒情況作精心的術前設計與準備。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供圖
為了更好地救治患兒,該醫療團隊憑借多年積累的保肢手術經驗,以及對3D打印技術方面的探索研究,決定使用3D打印遠段帶多孔的假體以重建脛骨缺損。“3D打印技術能夠制作腫瘤模型、切骨導板和假體關鍵部件的仿骨小梁結構。”該負責人介紹,通過術前設計,使手術操作更精準,假體的3D打印仿骨小梁端和截骨端完美貼合,使骨長入得以實現,從而達到生物融合。這樣既保留了踝關節,也最大限度地保留兒童骨骺生長潛能,避免肢體不等長,同時也將減少假體松動的發生率。
經過近6個月輔助化療后,小曼腫瘤明顯縮小,為保肢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醫院影像科、麻醉科及手術室等科室通力合作下,骨與軟組織腫瘤科醫療團隊成功為小曼實施了脛骨遠段腫瘤段截、3D打印假體重建術,既保留了肢體,也保留了完整的踝關節。
本文內容來自河北日報